找到相关内容150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饮食、茶文化的影响

    生存。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,因而扩大和深化了我国对“食”的认识。 2、佛教要求僧人在进食前作种观想:(1)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;(2)忖己德行,全缺应供;(3)防心离过,贪等为宗;(4)正事良药,为疗形枯;(5)为成道业,应受此食。这较好地反映了佛教对饮食的态度及对饮食的作用与目的的看法。宋代著名学者黄庭坚有鉴于此撰写了《士大夫食时》,将佛教的上述思想融入到儒家的理念之中,表明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1354426.html
  • 佛教中的生态智慧

    ldquo;食存”,要观想此食垦植收获舂磨、淘汰炊煮,所费功夫甚多,而且施主减其妻子之分,为求福而施,故受食时,要“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”。要反省自己的德行,是不是受得...,佛教坚决反对杀生,不仅不能杀人,也不能杀害其他道的有情。不仅不能杀害,也不能损恼他们。佛教戒律里面,有很多不得鞭打牛马、让牛马过于负重的规定。而对于大心菩萨来说,更是发愿“众生度尽方证...

    释宗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3954619.html
  • 谈惜福

    寺院中进食必心存,“过堂”规矩也是在提醒我们惜福惜禄。  第二是衣著讲求质地结实、款式端正大方,不求怪异,免生邪念。佛制三衣,为出家弟子在作务、接众、法会时所穿,既合乎经济原则,又台乎礼仪,植福惜幅...谈惜福  大荣  我初人佛门时,曾看过智光上人《灯会元》的节录手抄本,其中有一则公案,提到一位居士问黄蘖禅师:“食禄即是,不食即是。一师答:“食是禄,不食是幅。”意谓“禄”的层次低于“幅”,要我们...

    大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1965907.html
  • 停心观”是什么意思?

    moha)。  四、念佛:是观察佛身相好,功德庄严,以停止业障(梵语karmavarana)。  、数息:是观察呼吸出入之相,每一出入,皆暗数自一至十,乃至一至五十,一百等,以得正定,停止散乱之心。  慧岳/会旻:  息止惑障之种观法。或云:念、停心、度观门、度门、门禅。即:  1。不净观:乃多贪众生,观想自他色身不净而息止贪欲心。如观想死尸青瘀等相,以对治显色贪,观想鸟兽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1568329.html
  • 心定菜根香

    ,然后还要食存,吃完饭后还要回向。同时在庙里吃饭有很多的规矩,有很多的不许。不许说话,不许剩,不许翘二郎腿,不许东张西望等等,我们出家人吃完饭后还要用清水冲洗碗,把冲下的油汤喝下去。这些规矩保证了...这些吃饭的方式使得吃饭的人在吃饭的时候心很安定,所以这时候他们就算是吃很差的食物也会吃得香甜可口。所谓心定菜根香,所以常常有很多外来的人在寺院吃这简单的饭菜也觉得美味无比。 我们平时追逐欲已经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4475171.html
  • 布朗的手帕----如瑞法师

    于我们吃饭有没有从节约一粒米开始?佛陀说,我们吃饭的时候都要想到众生,少吃一口,不要那么足,留一些给饥饿的众生;那我们吃饭的时候有没有真正做到食存?有没有起度一切众生的愿?佛太慈悲了,他为我们想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0076121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积极借鉴佛教中的生态智慧

    ldquo;食存”,要观想此食垦植、收获、舂磨、炊煮,所费功夫甚多,而且施主减其妻子之分,为求福而施,故受食时,要“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”。要反省自己的德行,是不是受得...佛教坚决反对杀生,不仅不能杀人,也不能杀害其他道的有情,不仅不能杀害,也不能损恼他们。佛教戒律里面,有很多不得鞭打牛马、让牛马过于负重的规定。而对于大心菩萨来说,更是发愿“众生度尽方证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7122987820.html
  • 漫谈佛教的斋饭

    快速增多,素食馆相继设立,素食制成品种类多样化了。近几年更刮起回归自然之风,清淡的生食、素食自然成了新时代的宠儿,从健康的角度来看,它已渐渐脱离了宗教的素食了。   二时过堂 食存   “...愿众生,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。”   接著维那师呼僧跋后,大众便开始用斋。丛林过堂多使用碗盘,少数寺院使用钵,碗盘皆有一定位置,不得恣意摆放,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,也不得出声、恣动。在饭食中须心存...

    佚名

    |斋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51306543.html
  • 普陀山——观音灵地之路

    山和南禅寺能这样长年互交友谊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结果。在《观音经》中,世音前冠于“”,是为了说明“真,清净,慈观,悲观,广大智慧”的“”。  “真”是指世间中看得见的真实情形。  “清净...生存的世界,具备更广大的世界观,使佛的智慧传承下去。  这“”中,只有提倡“广大智慧”,才具备宽广的胸怀。  在日本西部33处寺院中最大规模的那智山青岸渡寺,刻有一首咏歌:  补陀落和拍打堤岸的...

    中村文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5039342.html
  • 佛教的饮食文化

    佛教在饮食上有很多规定,最主要的有“过午不食”、“食从”和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等优秀的饮食文化精华。所谓“过午不食”是指佛教僧人每天中午之后再不准吃食物,在佛教戒律中称为“过午不食”。制定过午不...宗。四者正思良药,为了心故,者为成道业,应受此食。其意思是我们所食用的都是众生所给,应以此“”而报众生之恩。即所谓的“饮水思源”。除此之外佛教饮食文化与世俗文化不同之处在于对“食”的含义理解上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1546864.html